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困境及进路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22-07-25 15:20:30  点击次数: 0

摘要:在21世纪数字化信息化浪潮下,大数据正极大地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优化了教育环境、丰富了教育资源、重塑了主客体关系、改进了教育方法以及变革了教育研究方式等方面。与此同时,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化中,也面临着大数据人才不足、思维两极化、融合技术不够、资源分配不均、数据伦理危机等困境。要破除以上困境,激发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更大潜能,还需要推进数据化思维建构,加快大数据人才培养,强化教育内容供给,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加强“共建共享”数据库建设,完善数据规范化发展等。

关键词:高校;大数据;思政教育;教育创新;教学管理

主要内容

一、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

二、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困境

三、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进路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迅速崛起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受到以数字化为鲜明特征的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大数据与以往的数据有所不同,是一般软件难以搜索、跟踪、集成、分析和管理的“数据集”,是“工业传感器、互联网、移动数码等固定和移动设备产生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总和”[1],表现为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真实性等特点,不仅驱动了更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驱动着经济社会不断迈向数字化。高校作为信息化的前沿阵地,每天产生并凝聚了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极大激发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活力和空间。面对大数据这一新引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抓住和利用大数据,使其不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但对于如何实现融合、如何驱动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

大数据的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成为推动社会各领域不断向前的创新力量。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受大数据的影响。大数据正在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和潜能。

(一)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环境的塑造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成效及过程的重要因素”[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通常由影响教育主客体思想行为变化的社会及自然因素构成。大数据作为信息化产物,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特征,展现出极强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手段、内容和资源,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教育的环境质量。由于大数据的存在,人类的生存方式变得有据可循,无论是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流,还是虚拟世界中的人机互动,其产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化记录。高校作为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者和智慧校园的打造者,在进行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借助大数据的技术优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全面直观地把握学生的行为轨迹和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育和个性化施教;教育对象可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智能校园、新媒体、电子设备等资源,获取更为丰富便利的学习资讯,开展更有效的互动交往活动[3]。受大数据驱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也将由封闭静态转向开放动态,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难点和挑战。此外,伴随大数据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置于全新的环境之下,教育理念由传统走向现代,教育模式由一元走向多元,教育主客体由不对等走向更加平等,教育管理由扁平化走向数据化,教育评价由小数据走向大数据。

(二)教育资源更为丰富

信息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效果。高校作为大量数据信息的来源地,一方面产生的数据“信息种类日益繁多,科研数据、网络数据和感知数据更新迅速”[4];另一方面,由数据延展生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可谓层出不穷。这些都已构成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并为其提供鲜活的教学素材和精准的个性服务。当前,高校可利用的数据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高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部门办公系统、社团网站、校园消费平台、网络选课平台、学习网络平台等产生的“结构化数据”;二是来自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的各类软件上网冲浪、购物、发送邮件、传送文件、视频聊天、开展社交活动、进行网络评论等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对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加工、提炼,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再将其引入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更新学生的知识框架、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教育主客体关系更趋平等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交往,是教育主体(教师)与教育客体(学生)之间基于各自目的而进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人格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从传统的思政育人结构和方式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关系,主要是教师—学生单向度的关系,是主导与被主导、影响与被影响的授受关系。两者的地位实非平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我—它”关系,教育者以主体身份站在“我”的立场上,把教育理念和改造任务施加在教育对象身上,同时“也立于‘我’的制高点俯视受教育者,将其视为对象化存在,难以避免地带有‘唯我独尊’‘唯我正确’的训导姿态”[5]。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发生变革。大数据借助数字化、信息化媒介的即时、开放、互动等优势,一方面解构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和控制性的作用”[6],另一方面又不断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使其在教育中有了一定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新媒体、智能媒介、网络平台大量涌现,打破了传统媒介一家独大和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以自主、即时、互动、开放的新颖特点和功能,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活跃了社会舆论氛围,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获取外部信息和主动学习的便利途径。受教育者借助这些媒介资源,不仅能够获取有利于建构自我精神力量的价值信息和一定的话语权[7],而且还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拥有更强的主体性和自主权。此外,受教育者在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中有选择地学习时,其思维视野渐进拓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政治追求也更趋向于平等、共享、自主。这些变化都会给教育主体的权威度和话语权带来冲击、削弱甚至动摇,使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从“我—它”转向“我—你”的相对平等化关系。

(四)教育方法深化改进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方法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个体经验教育法,这种方法使“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的传统教学经验进行教授,缺少与时代特征的结合,更没有实时量化的教育特征信息”[8];二是单一的因果分析法,教育者通常以分析和研判教育对象的表现为依据,根据思想行为的“果”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因”;三是局部抽样调查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样本采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作出整体分析和精准施策。大数据驱动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截然不同,它在全面优化传统教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数据采集和量性分析,科学作出精准预测、判断和施策。运用大数据,教育者可以对教育对象的一切相关数据展开关联分析、科学推断、动态跟踪、准确预测,从而勾画出教育对象的群体和个体图谱。具体而言,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作出整体分析,探究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可以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为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可能;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进行动态性分析,实时追踪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也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动数据开展关联分析,深挖“各要素之间潜在的内在关系和作用规律,作出尽可能精准的预测”[9]。

(五)教育研究范式精准有效

从本质上说,范式是一种“反映和描述特定学科推进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模型”[10],体现为研究者在特定领域搞研究所遵循的方式方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范式,则是教育者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特征规律,借以有效实施思想引导的教育方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前者注重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后者注重理论概括和质性界定。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把定性和定量两种范式有效结合起来。但现实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受到样本数量、问卷形式、数据类型和来源有限等条件限制,制约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致使研究中存在较多模糊化的东西。即使在定性研究中,由于受思政课大班教学、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等因素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也不一定准确。大数据的应用推广,让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变得科学、全面、有效,通过教育对象的“‘全样本’的数据分析和整体性‘精准描述’,有助于克服基于经验或直觉的推断缺陷,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具有科学性、实证性支撑”[11]。综上可见,依托大数据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定量研究的势能,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可靠性和实效性”[12]。

二、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困境

目前,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还尚属初始探索阶段,在大数据的认知态度、功能效用、大数据与人的思想意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迷误和不足,高校依托大数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仍面临多重困境。

(一)人才不足困境

实现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质上就是把技术与教育融会贯通起来,需要能够掌握这两者融合技术的专门性人才。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数据技术人员,往往各司其职、各有所专,很难把思想政治教育业务与大数据技能融于一身。就目前来说,能够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人才还比较欠缺,成为制约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瓶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缓慢。从目前发展现状看,高校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人才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常态化培训还不到位,缺乏系统性谋划和持续推进的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大数据素养有待提高。从内涵上界定,大数据素养主要包括大数据思维、大数据认知、大数据知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伦理规范等。大数据对技术要求极高,涉及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技术,涵盖计算机、信息科学、应用数学、教育管理等多门学科,对使用者的要求相应也极高。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很难实现自身专业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致使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会使用大数据平台及系统。

(二)思维两极化困境

大数据时代,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程度与质量水平,除了受人才储备、技术应用、法律完备以及制度健全等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大数据的思维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待大数据的观念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围绕高等教育产生了许多传统与现代的观念冲突。由于受到了这些观念冲突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在对待和应用大数据问题上,往往陷入了“唯主观情感论”和“唯数据论”的两极化思维困境中,不利于借助大数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唯主观情感论”者过度重视育人的主观情感和人文关怀,而忽视客观数据及其背后的价值。诚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片面化的‘数据冰冷’,要反对‘唯数据论’,但这并不是教育者忽视数据的‘噱头’和‘缘由’”[13]。现实中,有一些人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和自身数据素养的不足,对大数据了解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大数据思维的生成,对大数据的功能和价值普遍不认同,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固守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沿袭从主观情感和人文关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还有一些人并不是因为传统思想固化和数据素养不够而排斥大数据、注重情感育人。他们只是从育人的本质理念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的思想行为是有温度的,而大数据是由一堆冰冷的数字符号集合而成,冰冷的数据并不一定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温度和教育规律,因而认为大数据没有价值和意义。“唯数据论”者过度依赖客观数据,而忽视育人的主观情感和人文关怀。他们把数据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就能收集和分析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整个轨迹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全貌,坚信“数据等同于人的思想意识”,认为抓住了数据就等于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这些观点实际上把数据的重要性凌驾于育人的情感之上,过度追逐数据的功能性,往往忽略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持有的情感温度。

(三)融合深度不够困境

目前,无论从理论、实践还是技术上,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深度都不够。理论上,学术界虽然近年来在两者融合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大数据看成一种工具,在教育中发挥技术功能优势。对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学界多数研究者只是触及两者的简单耦合层面,还没有从深度上探索有机融合。从实践上看,教育者了解掌握大数据的知识水平不够,在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上存在局限性。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教育教学来引导和推进,很少需要理工科知识和数字化技术的支撑辅助。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数据的了解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就很难熟悉和掌握,多数教育者存在不会用、不善用的情况和问题。有些教育者还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化认识,简单局限于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应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度不够。另外,一些教育者基于自身认识和实践,更倾向于在教育中开展理论—情感—经验教育,而忽视大数据的客观存在;而大数据技术人员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对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还不够深入,由此导致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无法实现真正融合。从技术上说,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知识水平,是教育者集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深度推进两者耦合的数字化教育实践。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两者在融合上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界限不清晰,收集处理两种数据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数据在集成时失真;二是数据的筛选较为困难,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形成的语音信息、视频信息、文本信息等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很难被分析。教育者在甄别数据的价值方面,需要专业部门、团队以及专家的协助配合,否则无法进行;三是分析与处理大学生思想信息数据的技术还比较滞后,需要继续提升优化。破解上述技术难题,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四)资源不均困境

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资源开发逐渐加强。在高校中,校园网、精品课程网、APP学习平台、官方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纷纷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挖掘和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鉴于各高校的数据资源分布、共享以及供求状况各不相同,大数据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资源分布不均。从地区看,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其经济支撑力强、技术财力雄厚,对数据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开发能力、分析能力普遍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从高校之间的分布看,名校和优质高校获取的数据信息资源更集中,开发和整合数据的能力更强,而一般高校和发展薄弱的高校,拥有的数据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开发能力也不强。从高校内部分布看,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拥有较多的数据信息资源,而其他部门拥有的数据信息资源则相对较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较低。各高校之间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由于缺乏畅通的数据信息交流、交换渠道以及没有建立真正统一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致使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低,出现一座座相对封闭的“信息孤岛”。即使在高校内部,各院系、各部门也很难把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而实现共享,更别说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资源供给不足和供求失衡。一方面,在数据信息资源的供给总量及有效性上存在不足。各高校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库建设投入不够,财力保障不到位。高校的数据信息库建设基本是自建自用,其规模容量小、服务能力差、利用效率低。另外,限于财力、技术、人员等条件,高校在处理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方面也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数据信息资源的供求方面出现失衡。这种失衡“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失衡,表现为教育内容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供需失配”[14]。“供”的一端是大量有用的数据信息资源被闲置,“需”的一端是有针对性的数据信息资源却得不到满足。

(五)数据伦理困境

大数据作为一种稀有资源,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和交换环节,其商品的巨大价值就会得以彰显。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大数据成为21世纪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产品,但在其被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泄露或侵犯别人信息隐私的不良现象。目前,大数据的主客体权责还不明确,权利边界也不明晰,“在大数据环境下,人们的行为都无可遁形,在主动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的信息被自动采集”[15],无形中给个人隐私带来一定的伦理风险。应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也可能产生伦理问题。教育者运用大数据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轨迹展开数据抓取、整理、挖掘,在分析、预判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时,利用关联性信息,可以顺势获取未经对方允许的个人隐私信息。尽管说,占有的信息越详细越有利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精准分析并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但全方位与透明化的数据跟踪和监控,也可能存在使教育对象的隐私面临被外泄或滥用的危险。因此,如何让大数据更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建立大数据信息的安全保障机制,还需要高校及相关部门解决。

三、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进路

针对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顺势而下、应势而为、兴利除弊,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和制度创新。

(一)摒弃两极化思维,创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思维

当前,在教育领域有两种思维观念盛行,对推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利:一种是“唯主观情感论”,另一种是“唯数据论”。这两种观念都是极端化思维理念,以一方否定另一方,采取非此即彼的方式排斥对方,对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非常不利。第一,为了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求,必然要破除这两种极端化思维。一方面,要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质。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不能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独特性而排斥大数据的存在。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作为平台手段,弥补和解决了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很多难题,使大学生思想行为更加量化、调查数据更加全面、教育管理持续动态等。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方法,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在注重大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大数据的技术价值。另一方面,要避免对大数据的过度崇拜、盲目跟风,防止本末倒置和反客为主。大数据固然很好,有着极强的应用功能,但大数据也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切问题,如大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因此,在运用大数据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温度。第二,在破除两极化思维基础上,要树立科学化大数据思维。首先,要树立整体性思维。大数据思维是指在对海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某一方面的科学结论,体现出一种由大见小的整体思维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大数据时,需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收集、处理、分析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的一切关联数据,形成整体化的信息集和数据链,从而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其次,要树立动态性思维。大数据的技术特点之一,就是能实时分析、预测人的思想行为变化。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在相对静态固定的时间点把握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表现、位置定位、交往状态等无法进行实时追踪。大数据时代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教育者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大学生全领域全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形成动态化的数据链,就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情况的动态掌握。再次,要树立关联性思维。预测是大数据的重要功能,相关关系是大数据的内在体现,预测是建立在相关信息基础上进行的关联性分析。树立关联性思维,要求教育者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对学生一切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挖掘隐藏在各种数据背后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实现科学精准预测的目的。

(二)完备大数据人才队伍,破除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技术壁垒

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没有数据意识,忽视数据应用,缺乏数据理解,落后数据参与,把‘大数据’束之高阁当摆设,则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16]目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人才的需要及要求相比,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队伍还比较薄弱,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数据的了解不够、数据素养不足,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不利于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了破除融合技术壁垒,高校必须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的数据素养培训。集中校内资源,从物质、资金、技术上支持开展教育者的定期培训工作,使其了解掌握大数据的思维特点、大数据的基本技能以及大数据的伦理规范等,不断提升其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水平。第二,精心打造跨领域跨专业复合型人才。鉴于大数据人才不足问题,高校可通过专业人才招聘、学科设置以及人才培训等环节,吸纳大数据技术人员进入思政行业,使其成为既精通大数据技术又熟悉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其在科技支撑中的基石作用。第三,组建层次鲜明、分工明确的大数据协同团队。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组建大数据技术开发队伍、思政理论课教师应用队伍、辅导员及相关部门服务队伍,各队伍间分工明确、彼此支撑配合,共同增进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能。第四,开展大数据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人才资源。高校应积极加强同校外大数据企业的合作,利用平台优势,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习借鉴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

(三)发挥大数据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的精准度

第一,从高校开展的思政工作经验看,“以内容为王”,加强“有效内容供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根本路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总会遇到一些思想困惑和现实需要,高校只有对其准确把握和精准施策,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实效。当前,大学生群体正深受网络化信息化影响,其思想行为结构明显带有一定的多变性特征和“数据化”印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这一群体,并对其思想行为进行把握以及实施的供给内容方面,还存在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等问题,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破解这一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以内容输送为关键点,通过运用大数据的跟踪、分析、预测以及视觉“画像”等势能,达到对教育对象实施精准的内容供给。第二,从供给的内容看,高校教育者主要借助一般的讲授、管理、疏导、说教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政治信仰、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的教育,但从微观层面讲,在具体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并提供相对的教育内容上,还没有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从内容供给入手,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提炼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等信息数据,构建全面反映每个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等真实现状的具象图谱,实施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而言:一是深入挖掘高校掌握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数据资源,如在线学习规律、校园网站关注、图书借阅次数、生活消费状况、刷卡就餐情况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和互动交流,真正解决学生迫切需求以及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消化的信息问题;二是利用数据筛查和数据结构化手段,给学生群体勾画“具象”,实施个性化区隔,开展有侧重的教育内容供给;三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学生进行立体直观的视觉和图像化教育。

(四)整合大数据资源,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共享”式数据库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但这些资源所属、权界却十分明确,由各地区、高校、部门、行业掌握。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由于缺乏数据资源的交流合作和共享机制,使数据信息封闭孤立,呈现条块分割和碎片化态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越是全面占有和抓取教育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分析预测和精准制定大学生“画像”就愈加清晰明确。然而在现实中,受限于数据信息的条块分割和碎片化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大数据,获取被教育者的数据信息非常困难。例如,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网站、网络公司的私人网站、一些高校的专业网站以及国内的新闻网、购物网、社交网等网站”[17]受产权保护、政策规定和个人隐私保护,其数据信息很难获取。推动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跨越各地区、高校、部门、行业的“数据资源屏障”,实现各方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构统一完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数据库”。

第一,打破各方狭隘思想,树立大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格局。各地区、高校、部门和行业要解放思想,强化共享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整合和统筹大数据资源信息对于提升各方现代化信息化治理水平的价值意义,增强大数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统筹推进大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一机制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的前提下,由各地区、高校、部门、行业协同配合,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协同创建“共建共享”式的大数据资源交换平台。另外,“要在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社会各方之间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协同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18]。

第三,从法律法规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其他行业关于数据资源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和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的建设标准、政策法规、产权保护等举措,确保“数据库”建设合法规范有序发展。

第四,打通分割挖掘堵点,建立健全开发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库”资源协同机制。各高校之间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需求调研系统,完善其相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协同开发数据应用技术、网站资源建设、集体和个体分众教育的实施方案等。

(五)强化大数据规范管理,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有序运行

信息技术的创新在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19]大数据往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因教育者采集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关联信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了个人隐私,从而引发数据伦理问题。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数据伦理规范、实施道德教化之外,还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的制度机制,确保运用大数据的过程和环节合法合规。

第一,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防范个人数据信息遭受侵害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制定了关于信息保护、信息侵害的惩处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20]。在大数据时代,当“个人信息频繁泄露、大数据安全顶层设计缺失、大数据交易安全第三方监督缺位。在这样背景下,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成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21]。如何制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政府相关部门在其过程中,应考虑规范管理大数据的采集、共享、传播、销毁的环节流程,杜绝个人信息遭泄露的危险。

第二,规范管理大数据采集和使用环节,确保大数据运用的安全合法。这要求在采集和使用数据时,要明学校、教师及个人的权责范围,一旦出现侵犯隐私问题,将有法律追责的对象主体。

第三,加强完善大数据监督、保密和防控体系建设。一要构建内外监督机制,发挥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第三方力量,依法监督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中的步骤、环节、过程、执行、管理、评价等环节;二要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对教育对象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共享、传播以及使用等,要严格落实保密工作;三要完善大数据安全应用的防护体系,对大数据应用的软硬件要时常更新和维护,提高大数据信息应用的安全防御功能,特别对风险预警、漏洞检测和病毒防范加强配备,确保高校数据信息不被盗窃或泄露。

参考文献

[1]俞立平.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J].中国软科学,2013(7):177-183.

[2]杨亮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育人体系的建构[J].教育科学,2021,37(2):31-38.

[3]李储学,赵芳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意义、困境及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2):97-101.

[4]辛宝忠,于钦明,姚凤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138-141.

[5]董雅华,袁周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间性及“大数据”技术依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6.

[6]任昊,傅秋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2(2):9-16.

[7]魏薇,毛萍,马继梅.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与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0(7):22-29.

[8]李家圆,王刚.大数据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及局限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9(4):167-171.

[9]罗红杰,平章起.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57-266.

[10]张耀灿,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纲[J].思想教育研究,2014(7):3-9.

[11]李怀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6):48-51.

[12]张瑞敏.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8-84.

[13]崔建西.试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J].思想理论教育,2019(8):84-88.

[14]王学俭,杜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117-121.

[15]黄欣荣.大数据技术的伦理反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45-63.

[16]胡纵宇,黄丽亚.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64-66.

[17]邹绍清,郭东方.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9):70-77.

[18]邹国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开发利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139-143.

[19]李作章.价值共创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进路[J].江苏高教,2022(1):59-65.

[20]韩影,张爱军.大数据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J].理论与改革,2019(1):76-85.

[21]张苇杭.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个人信息保护法吗?[EB/OL](.2017-11-14)[2022-04-08].http://www.sohu.com/a/204264182_118392.

作者:冯多,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大棚,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