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22-07-20 15:12:01  点击次数: 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体现鲜明时代特点,又要从历史财富中寻找理论源头和精神滋养,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历史不仅对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如何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史对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命题。

一、党的百年历史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的历史便真实记载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奋斗历程。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教科书,是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素材、精神滋养和实践启发。

1.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1921年,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中国人民之中,走上了东方的政治舞台,也走进了世界的视野。党史也以此为起点,谱写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诗。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激发了党和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志。在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深切爱国之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所彰显的革命性、斗争性、先进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具备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与奉献精神,为新时代大学生深刻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光辉历程,为实现爱国与爱党相统一提供了滋养源头。

2.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尽快富强起来,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仍然持续高压围堵和全面封锁,国内经济文化科技全面落后的形势下,党和人民共克时艰、艰辛探索,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国防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工业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夯实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党的号召下,“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到最艰苦的地方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争先“为社会主义建设立功”,创造“不可能”的奇迹,锻造了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体现的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奋发图强精神,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3. 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事件。党领导人民经过 40 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了党的事业发展的改革创新史。这一时期的党史篇章,系统回答了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包含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同时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锻造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伟大抗疫精神等等。“这些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凝结着开拓进取的决心与毅力”[1],并成为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其爱国自觉的宝贵财富。

二、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1. 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P7)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建立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逻辑关联,表明了三者在情感上的共性、在理论上的共鸣以及在实践上的共振。党史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主义转化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成功实践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强意志。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 生爱国主义教育,以党的不懈奋斗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党的理论创新史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以党的自我革命史和社会革命史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成长,从而使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发展的根本优势。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使精神爱国指引实践爱国,使实践爱国升华精神爱国,激励着党和人民开创了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科学社会主义得以在当代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是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提高其爱国主义认知的思想之源。

2.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党史蕴含着党和人民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认同,镌刻着党领导人民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共同记忆,在百年来的发展中,党史映射着党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所处的不同时代境遇,灌注着中华民族炙热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从磨难考验到跨越历史、斩获成就的壮阔历程,始终鸣奏着爱国主义的乐章,流淌着爱国主义的血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对党史及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积极投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伟业中。

3. 厚植新时代大学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情怀是人对事物最深的依恋,而党史本身也是一个万众情怀向爱国主义不断凝聚的过程。爱国是使命、是职责,爱党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环境中,他们对日新月异的国家变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与强烈的参与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延续党史脉络、传递爱国主义情怀的先锋,加强党史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可厚植其对党、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使其始终怀有忧患意识与爱国爱民之情。以党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强烈的责任之心,可使其正确认识党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将爱国主义情怀释放在激昂的个人成长和努力奋斗的道路上。

4. 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自觉付诸爱国实践。党领导人民在广泛的爱国主义实践中积累经验,创造成就,通过实践改变人民命运,通过实践成就民族崛起。对党而言,爱国主义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和单一的情感表达,而是始终将党、人民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自觉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转化为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行动,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以党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使其正确把握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党史教育中,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实践相结合,可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了解党的自我建设,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高度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同时,还能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主动付诸爱国实践的主体意愿,激励其自觉传承和发扬党的爱国传统;促使其自觉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艰苦奋斗、增长才干、磨炼本领、贡献社会的行动;引导其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自身成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三、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路

1. 把握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能力、批判能力与防范能力。一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党史教育并非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一种以党的历史为依据和基础的政治教育与党史观教育。高校要运用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让其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要科学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使新时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

客观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正确的党史观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把爱党与爱国统一起来。二是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为此,高校要通过党史蕴含的信仰信念素材,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让其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三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大学生对党史的政治性把握,最终要体现在其对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上。在当前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思潮复杂化的环境中,高校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加深其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知,让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的政治认同。

2. 涵养新时代大学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大学生要想有本领承接使命,有能力有所作为,必然要以爱国主义情怀为强大的情感支撑。“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把内化与外化、精神与行为统一起来”[3],要“努力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确立在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想认识活动特点与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4](P23)。为此,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诉求与党的初心使命,探索党史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在逻辑关联,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的核心动力与成长规律。高校以党史中的历史人物爱国事迹来启迪和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党史事实中开辟出清晰的党史脉络,将党史事实与历史意义进行结合阐发。高校充分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与正确的党史观思维,理清党史中关于爱国主义内容的主流和本质,深入分析情感爱国与实践爱国的差异和共同点。高校以党史的爱国浓情浸润新时代大学生的灵魂,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心理空间与动力机制,将新时代大学生原有的需求升华为对党史知识、对理性爱国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高校要建立党史教育内容及信息的动力传导机制,将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串联,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的心中扎根。

3.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系统性、长期性与理论性的特点和优势。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把握教学方向;对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点,把党史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史教育有效衔接。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合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通过改进和优化党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与模式,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将党史教育元素,包括党史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高校各门课程中,结合不同学科的育人目标,围绕课程特色,多维度进行党史教育,阐明党史发展的逻辑与动因,在潜移默化中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认知、爱国实践产生正向影响,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更加凸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5](P261)的效应。

4. 以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自觉。中国共产党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其所书写的党史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党史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自觉爱国与爱国自觉,前者是对主动崇尚爱国主义的内在认同与价值选择,后者则是将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转化为行动的积极实践,而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最终要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基于此,应依托党史所承载的丰富、璀璨的红色文化,积极组织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整合和提炼党史红色文化资源,高效利用大学校史馆、档案馆 等平台实现党史与校史的结合教育。要组织带领新时代大学生走进革命圣地、老区,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积极开展“国旗文化”宣传月等活动。邀请红军老战士、老革命、各领域的优秀党员到校开展党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演讲,并通过校园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大力宣传,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与榜样先进人物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党史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距离,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党史、对爱国主义的情感共鸣。此外,“新时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青年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中吸取创新创业创造的智慧和力量”[6],应积极组织成立大学党史研究社团,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渠道,将知识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增强党史教育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性与情感性。

参考文献:

[1] 董晓彤“.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关于讲好党史故事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20,(5).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 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4] 冯 刚.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 冯 刚,张晓平,苏 洁. 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 杜 玥.关于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几点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

作者:郭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文章选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5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思政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