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工程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7-03-29 09:15:48  点击次数: 0

西南大学  陈铮

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就目前我们的价值观教育现状来说,大学生所缺乏的既不是理论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也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方面的了解,而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西南大学积极探索化培育工程”,把核心价值观融合在具体可感的、能够在情感上引发大学生共鸣的艺术化载体中,在形式上转换为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东西,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化实践培育途径。

形式丰富的价值观实践培育途径,依托大学生艺术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

一、项目思路

其实践探索思路可概括为“突出三个特点、搭载四个平台,开展五项活动”。

1.突出三个特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化实践培育模式突出民族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切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养情志、涵育文明的作用。二是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的时尚文化。用时尚现代的语言符号、影像符号、声音符号和娱乐元素,诠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让青年学生看得进、听得懂、乐接受,三是教育方式上摒弃枯燥说教,注重使学生通过身心愉悦的艺术实践亲身体验到真善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

西南大学积极探索形式丰富的价值观实践培育途径,依托大学生艺术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工程”,把核心价值观融合在具体可感的、能够在情感上引发大学生共鸣的艺术化载体中,在形式上转换为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东西,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化实践培育途径。

2.建好四个实践平台。

一是加强西南大学内各艺术专业的联系,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中心”,统筹力量,整合资源。二是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完善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机制。三是加强学校实践基地建设,走进各大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文艺宣传。四是加强与文化委、社区、文化企业的合作,探索“校企共建、服务社会”的美育实践新平台。四个平台相互沟通,最后形成“特色共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并进”的美育创新发展模式。

3.打造五个“文”活动。

通过艺术实践的五种形式,着力打造品牌活动。一是文艺创作,充分挖掘高校丰富的艺术资源,不断推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二是进行文艺表演,通过坚持不懈的高雅文艺演出,使大学生能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三是文艺服务,通过建立学校实践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四是进行文艺研讨,通过调研、讲座、座谈等形式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传承优秀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基因。五是开展文化创业,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搭建文化创新创业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梦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实施途径

1.艺术创作铸魂计划,夯实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的基础。

“艺术创作铸魂计划”组织大学生创作或参与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为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14年11月,美术专业28名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容为主题创作的56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卷》,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广场进行展出,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另外,音乐专业学生参与创作的一批原创歌曲,如《圣洁的阳光》、《廉政旗帜高高飘扬》、《山河梦》等高扬时代主旋律,广受好评。

2.艺术表演立美计划,提升大学生高尚的审美素养。

“艺术表演立美计划”主要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大学生欣赏经典的高雅艺术作品,提高其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10年来,艺术表演中心下的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定期到各大中小学开展高雅艺术表演。结合新年、国庆等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专场音乐会,打造优雅高尚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在其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3.艺术服务扬善计划,培养大学生艺术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

“艺术服务扬善计划”通过艺术类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贴近基层,服务人民的精神。一是开展艺术教育。依托在中小学建立的艺术实践基地,在中小学开设艺术课程,提高其艺术修养。二是开展志愿者活动,走进基层,用文艺特长为百姓服务。如开展的“暮年衣橱活动”,为农村留守、孤寡、低保等困难老人提供量体裁衣等志愿者服务,社会反响热烈。

4.艺术研究求真计划,培育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

“艺术研究求真计划”通过调研、讲座、座谈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国画、书法、民歌、汉服等优秀传统艺术,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培育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如举办“美丽民歌校园行”活动,组织全国最优秀的民歌演唱家进行表演和讲座。组织学生前往石柱县采集民歌,研究西南地区扎染艺术。

5.艺术创业创新计划,培养大学生的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艺术创业创新计划”依托艺术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专业教学科研的设施、设备,帮助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方面的创业。2011年以来,计划已成功培育学子西服、品阁夏布、格伦服饰、和其美科技、舒启文化传播、茧出个人形象、三江影视、捷立楼宇智能等8家企业,年总产值1000万余元。目前,中心办公区域近150平米,可容纳8-1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办公;其他可供免费使用的实验室、打板室、工艺室、表演厅等区域近800平米。

三、项目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1.扎根川渝文化,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课程。

西南大学地处重庆,巴渝文化博大丰富。川剧变脸、铜梁龙舞、梁山灯戏、梁平抬儿调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本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土壤。今后需要我们:一是组织大学生们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二是引入时尚元素对此进行包装,开发成美育课程,通过展览、路演、演唱会等形式使大学生们乐于接受和学习。

2.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核心价值观艺术化网络培育平台。

一是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中心”的微信账号,定期推送有关活动信息和原创作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作品电子资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美育资源,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实践活动。

3.开发艺术产品,推进文艺创新创业。

项目将进一步借助大学生创业平台推广创作的艺术作品,将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开发成受青年欢迎的产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身为可爱的小物件,深入大学生生活,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生们也在文化创业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

4.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的思想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化培育工程是一项与时俱进、长期推进的过程。如何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规范性、长效性、科学性,需要更多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升华项目的思想引领。

5.引入国际交流,拓展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培育实践平台。

项目将引入国际交流,拓展实践平台,通过精心组织面对留学生的艺术活动,展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文艺成果,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使大学生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

该作者系2016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