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幼专:整合”红绿文化资源“ 创新“三全育人”模式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21-11-10 10:46:32  点击次数: 0

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年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将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任务新使命,也必然成为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

石家庄幼专党委面对生态文明教育新领域新情况,结合实际,变压力为动力,注重从学校文化建设创新中求突破,整合学校现有“红色绿色双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基因融入价值引领、强化整体协同育人,并形成了“一目标、双驱动、四途径”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思路。

“一目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培育生态文明时代新人。

“双驱动”:整合“红色绿色双色文化”资源,坚持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引领学生发展,绿色文化根植生活指导学生成长,做到双轮驱动,协同育人。

“四途径”:开展“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绿色文化创新”、“绿色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绿色社会实践”四大行动,构建“传承—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育人格局,推动形成时代化、精品化、专业化和项目化的绿色文化育人品牌。

(一)开展“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行动,构建绿色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理想信念教育时代化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因和源头,也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空洞的,不能仅停留在教育活动层面,还要把红色文化教育落实到实践层面,根植于现实生活,服务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才能找到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载体——绿色教育。当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写入宪法和党章,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和治国理政新实践,毫无疑问,绿色教育理应成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新内涵和生动实践。

1.从新中国“红色”历程中读懂共产党人“绿色”情怀

石家庄幼专党委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0〕11号),着力加强“四史”教育,特别是新中国史教育。在全校开展新中国史中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学习活动,重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为摆脱贫困,开展兴修水利、绿化祖国、加强生态修复等建设行动的红色历史,引导学生从新中国“红色”历程中探寻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足迹,从焦裕禄防风治沙的绿色发展故事中、从右玉县委持续奋斗将荒漠变绿洲事迹中和三代塞罕坝人改变飞鸟无栖树、建万亩人工林海的奇迹中,读懂共产党人的“绿色”情怀。

2.从改革开放史中定义绿色理念,激发生态报国精神

面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创新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史,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勇担生态文明时代新责任,致敬为了蓝天、为了绿水青山、为了节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努力、奉献和牺牲的时代楷模,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激发生态报国之行。

(二)开展绿色文化创新行动,打造品牌化绿色文化育人平台,生态文明教育精品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生态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必然引发学校文化的重构与变革。但学校教育作为以“育”为己任的的特殊行业,其变革的进程总是缓慢的,当教育领域的发展不能够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时,由社会文化主导的教育文化领域变革就不可避免。在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的形势下,学校文化需要主动求变,在绿色文化引领下,将绿色元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学校文化的绿色变革与创新,赋予学校文化建设鲜活的时代内涵。

1.策划“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绿色文化项目,推进绿色公益行为生活化常态化

依托石家庄幼专大学生绿色微公益社团,策划“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绿色文化项目,并承诺“每天再忙也要挤出几分钟时间关爱我们身边的环境,每天再累也不忘呵护养育我们的地球和自然”绿色生活新理念,并发起“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活动。从每天早起半小时擦拭保洁学校垃圾桶做起、从捡拾校园垃圾做起、从清理卫生死角做起、从光盘行动做起、从手提布袋购物做起。“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项目把学校绿色教育推进到生活化和常态化的新阶段。

项目还加强与校团委的合作,拓展“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绿色文化项目实践平台,让“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绿色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学生主流化的绿色生活方式。

2.策划“落叶文化节”绿色文化项目,打造绿色文化品牌

学校以金秋落叶为育人载体,策划并举办“落叶文化节”,成功打造了一堂鲜活的生态文明教育课堂。在秋意浓浓,多姿多彩秋叶落下的唯美时刻,全校师生欢聚一堂,走进大自然,共享一场秋天的文化盛宴。“落叶文化节”坚持文化引导,实践活动助力,开展了“落叶知秋”摄影展、“捡落叶”艺术作品展、“落叶”诗文朗诵会、“一片叶子落下来”情景剧展演、“落叶堆肥”垃圾源头减量行动等系列活动。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网、搜狐网等近20家官方及社会主流媒体报道我校“落叶文化节”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开展绿色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建设绿色教育成长成才平台,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化

1.开设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填补我省乃至全国幼师院校绿色教育专业建设的空白

我国环境教育起步晚、历时短,目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属于教育的新领域,特别是幼儿师范教育领域,缺少关注幼儿环境教育研究的理论权威或专家,在各级各类幼儿教师专业培训项目中,环境教育主题培训始终空白或缺失,幼儿教师环境教育得不到及时的专业引领,成为制约幼儿园绿色教育进一步突破创新的制约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绿色教育课程建设为学生搭建了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化的成长成才平台。

2.编写校本教材《儿童亲自然教育》,培养幼儿园专业的绿色教育师资

专业教材是实施专业化绿色教育的基础,目前幼儿师范院校还没有学前师范类环境教育专业教材。学校依托学校绿色文化品牌优势,加强学前亲自然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儿童亲自然教育》教材,创新培养幼儿园专业化的绿色教育师资力量,坚持绿色教育从娃娃抓起,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四)开展绿色社会实践行动,构建项目化社会实践平台,生态文明教育项目化

1.与石家庄市植物园合作开发“儿童亲自然导师服务”项目。依托我校学前环境教育师资培养优势,与石家庄市植物园研学部合作开展“儿童亲自然导师服务”项目。精心培训选拔自然游戏技能优秀学生参与石家庄市植物园儿童自然游戏的志愿服务,开展亲自然活动,做儿童亲自然活动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该项目旨在展现我校绿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特色,有效提升石家庄幼专学生亲自然教育社会实践服务能力。

2.开展暑期生态文明主题社会实践项目,推动农村幼儿园亲自然教育。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利用我校绿色文化品牌优势,组织“农村幼儿绿色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队到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系井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育”讲座,宣传普及“亲自然教育”理念;开展“共享自然游戏”的普及和推广;普及了“泥土益智,有益于儿童健康和阳光快乐性格形成”新理念,并引领示范,开展泥巴体验课等行动,帮助乡村幼儿园挖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亲自然教育,引领孩子走进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厚植乡村幼儿园自然教育特色,增强乡村教育自信,重塑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根与魂,留住乡愁,传承农耕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3.构建全方位服务社会的实践教育平台体系。建立河北省窦妪垃圾焚烧发电厂、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石家庄市植物园(家庭)、新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鹿泉大李庄小学和藁城廉州系井幼儿园等6个校外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体系。

通过整合学校“红绿文化资源”,坚持双轮驱动,协同发力育人,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发展,绿色文化指导学生成长;落实四大行动(途径),构建“传承—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育人循环,推动形成了时代化、精品化、专业化和项目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质量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实现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培育生态文明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成功打造“一目标、双驱动、四途径”的“三全育人”新模式。

教育实践取得多项荣誉:2020年获评国际生态学校,获得国际绿旗;2020年参加中国环境保护吉祥物作品征集国家行动,并荣获国家生态环境部优秀组织单位奖;2020年“每天绿色公益10分钟”绿色文化项目荣获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创新案例二等奖;2021年获评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河北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暑期生态文明主题社会实践一等奖;

(五)深耕绿色文化创新,举办2020年“落叶文化节”,学校绿色文化品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落叶文化节”活动开展以来,近20家官方和社会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石家庄幼专“落叶文化节”活动。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和讯网(中国财经网)、网易网、搜狐网、河北长城网、河北青年报和石家庄日报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宣传报道了“落叶文化节”活动,随后贵州网、和讯网、大众网等多家其他省份媒体也纷纷转发予以宣传报道,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来源: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