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强化“三个结合”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9-04-17 15:12:22  点击次数: 0

东华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办好思政课,不断强化“三个结合”,建机制、抓关键、搭平台,在推进思政课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效。

顶层设计与细化落实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党委把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自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以来,先后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指导委员会及教学改革办公室,做好顶层设计,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举全校之力办好马院,开好思政课。在思政课建设上,学校注重精准对标,重落实,求实效。作为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对照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定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全员培训计划》《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开好思政课的坚强战斗堡垒。

“引的强”和“育得好”相结合。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落实思政课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选聘政治关和能力关。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育、聘”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柔性引进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等的一流师资力量。马院成立两年多来,专任教师人数增幅达52.4%,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近六成。在培育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上双管齐下,锻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实施“五个百分百”工程,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全程式“加油站”。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教学竞赛;与上海松江大学园区高校建立联动机制;自2014年起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合作,形成良好科研合作平台……学校把“跑道”建好,让教师在思政课的“操场”上勇往直前。多人次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提名、国家高端智库成果突出贡献奖、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以及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上海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试点等10多个项目立项。

做强“主干”与引领辐射相结合。聚焦思政课建设,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制定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保障实施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想方设法做强“主干”思政课,围绕教学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邀请教学名师能手进行公开课展示;依托大学园区交流平台开展教学研讨、示范课观摩;通过思政课全面立项建设,明确阶段性目标方案,增强课程吸引力,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思政工作“圈层效应”,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强化思政课引领辐射作用。第一圈层即内圈,抓好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第二圈层即中圈,聚焦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和网络思政第三课堂。通过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思政课第一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的融合、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接受度。搭建易班思政课云平台,优化教学方式,建好思政课网络课堂,《4+1+1+X易班思政课程建设改革与探索》获2019年上海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教改试点项目立项。学校作为重要参与单位,协同支持上海市教委“中国系列”音频直播课,通过网络媒体传播“东华好课程”。发挥学科优势,打造有学校特色的《锦绣中国》思政选修课,聚集优质师资力量,涵盖国家战略、名师成长、纺织科技、服饰时尚等10余个专题,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两年来完成4期38讲课程教学,线下线上学习人数达7500余人次。拓展思政课行走课堂,由思政课教师指导的10余支学生团队,参与“锦绣中国”“锦绣丝路”等暑期社会实践,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间,更生动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来源:教育部思政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