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面向自己工作的对象才叫网络育人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21-08-27 15:59:23  点击次数: 0

想给大家推荐一本已经出版很久的书《包涵心语》,这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时专门学习的一本书,作者是复旦大学包涵老师,时任学校化学系2001级学生辅导员。书里的内容主要是她4年时间面向学生写的周记,一共12万多字,152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及大学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让我动容的最本质原因在于,这本书很真实,内容源自于学生,靶向聚焦于学生,文字服务于学生,为了自己的学生做网络思政,面向自己工作的对象开展网络引导,这才是辅导员网络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职做网络思政工作五个多月了,也在实践中思考,观察中总结,都说互联网是内容为王,可网络思政的本质是思想为王,这里的思想既要突出政治性与价值性,也要面向自己工作对象的所思所想,具体要反思三个问题。

一、工作为了谁?

辅导员的网络思政内容,应该是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需求和关注,在帮扶解决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而不是跳过自己所带学生,一味地寻求“热点”“爆款”。互联网经济的命脉在流量,但是网络思政不能被流量所绑架,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流量的前提是教育。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官方平台,我们可以用WCI的指数评判差异,但是对于辅导员的个人思政类平台,不能简单地把浏览量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有一段时间,自媒体流行投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催生点击率和关注度)。假如这篇作品的内容就是服务于所带学生的状况,不一定会产生海量的点击率,但却能实实在在发挥育人效果,同样应该给予肯定。作为辅导员,关键是要能找到真问题。因此,我们既要看辅导员网络作品的选题、互动的反响,也要了解掌握所带学生的评价。像易班网这样的专门平台,本身带有实名制的功能和所带学生阅读情况的数据,是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所带学生关注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用好社会网络平台进行全网推送,发挥覆盖性的作用。其实,只要是真问题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就会在网络空间产生共鸣,数据流量自然也不会太差。关键在于出发点,是基于自己所带学生的问题进行普遍性引导和针对性分析呢?还是为了寻求热度顺带而寻找问题。

二、数量多就一定好吗?

最近一直在领导的指导下研究和思考两个概念,其一是“网络思政”,其二是“思政网络”。一些老师们开辟的平台更像是“思政网络”平台,采用的是直接灌输式,其实是一种“+互联网”的思维,只是借用了网络这个载体迁移了线下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正因为无法与线下思政产生明显区隔,网络的优势发挥不明显。比如,有的老师写了几百万字的网文,但是关注者寥寥,量的积累要换来质的飞跃,其中一定要有关键因子,这就是从“思政网络”思维转向“网络思政”思维。“网络思政”要用好“互联网+”的思维,第一步是用好网络载体,办好网络活动,写好网络作品,从中进行教育引导。而要有效发挥教育作用,第二步就得用好“网言网语”,适应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喜欢互动的特点,不能板着面孔讲道理,不要摆着架子讲道理,要善于俯下身来讲故事,有的时候也得能“皮”一点,讲好自己学生关注的、能有共鸣的故事,否则脱离对象和内容的形式活泼还是空谈,还是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比如,我们学习一下《人民日报》的“侠客岛”平台,不仅直面大家关心的问题,能总结分析出更深刻的观点,还善于用“岛叔”“岛妹”等拟人化的称呼拉近距离,用网言网语讲故事,这就是网络思政可以借鉴的思维,寓思政于网络。

三、仅有黏性就够了吗?

用户黏性是网络育人的前提,但保持黏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内容泛化的问题。这里面推荐大家熟悉一个字“靶向隐育”。一方面,增强黏性的关键是隐喻,比如用故事讲道理,创新形式载体育人。另一方面,网络思政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不是等待学生自我顿悟,而是一开始就要用靶向的线路设计,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否则,一旦靶向失焦,反倒是把思政内容淹没在了形式之中,产出率太低。比如,短视频有一个爆款节目叫《陈翔六点半》,抖音关注量就已经七八千万,我也经常作为缓解压力的方法,睡前看看,开心一笑。我们一些老师也参考了这样的形式,用短视频讲故事、讲道理。可是短视频是为了点击率,形式创新就行,但是网络思政是为了引导人,就要始终贯穿主题主线,围绕主线去设计,而不是蜻蜓点水。具体怎么做?我们看这样一段文件摘编:

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前,以线上活动为主。通过“读”抗击疫情优秀报道、爱国主义名篇佳作,“写”抗击疫情主题网文、书法作品,“拍”反映抗击疫情中富有感染力的图片、短视频、微电影,“画”定格感动瞬间、直击心灵的画作、动漫、表情包,“创”普及防疫防控知识、参与网络抗击疫情斗争的小游戏、小程序等形式,快速掀起教育系统宣传热潮,积极引导师生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进行网络创作,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后,线上线下结合、以线下活动为主。通过“听”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说”抗击疫情所见所闻所感,“演”展现教育系统抗击疫情精神风貌、传播正能量的情景剧、大师剧,“唱”讴歌先进典型、传递爱国情怀的校园原创歌曲等形式,充分开展内涵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进一步结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载体,形成常态化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让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最强音。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的通知》

这就是典型的先明确方向,再设计形式的靶向隐育。因此,网络思政难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的设计。记得很早我听过这样的一个说法。

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喜欢画漫画讲学生的身边事,有位学校的老师这样鼓励她:你画一幅、十幅叫漫画,但是你画一百幅就能成为精品项目。这句话我当时很认可,但如果要再补充一下,画一百幅一定是工作成果,但要成为精品项目,就要贯穿主题主线,隐喻的是形式,而不是主题。


作者简介:李萌,陕西科技大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任,教育部网络教育名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代表。


来源:“萌哥有话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