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清华大学 马冬昕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7-12-19 10:29:01  点击次数: 0

我的青春“双肩挑”

——清华大学辅导员马冬昕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介

马冬昕,女,汉族,辽宁大连人,于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12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担任化学系新生辅导员、学生组长。她理想信念坚定,热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主动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阅读相关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积极应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愿奉献、讲方法、求创新,辅导员工作成果显著。

二、工作情况

(一)双肩挑、两促进,从“清华学霸”到“教学相长”

“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始建于1953年。该制度通过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挑选一部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突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

马冬昕正是清华众多“双肩挑”辅导员中极其出色的一员。

2011年底,时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大四本科生的马冬昕和双胞胎姐姐、清华大学精仪系本科生马冬晗同获清华学子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被网友誉为“清华学霸姐妹花”。2012年,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也开启了“双肩挑”的辅导员生活:先后担任化学系新生辅导员、学生组组长,并长期在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担任兼职咨询师、工作坊讲师。

对于马冬昕而言,读博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学霸”事迹却仿佛还在延续:短短四年,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在研究生阶段再次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成绩是耀眼的,可“双肩挑”给马冬昕带来的艰难与挑战却鲜为人知:清华园处处高手如云,博士生科研压力大、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大到学生保研直博、出国深造、工作选择等未来发展规划,小到宿舍关系处理、奖助学金评定,事无巨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中,马冬昕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白天全心投入,高效率地完成科研工作;晚上寝室走访,听学生所思所想,与学生促膝长谈,有条不紊处理各项辅导员事务。

在保证“双肩挑、两促进”的同时,她也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员的优势: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担任带班辅导员的两年里,每学期她都会制定一个深度辅导工作表,结合每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有计划、有准备地找学生谈话。譬如,大一刚入学时,她主要了解学生的生活适应情况,作息时间是否合理、宿舍关系是否融洽;大一期中考试结束后,根据成绩分布,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询问他们在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帮助他们纾解压力、量身定制学习方法;大一上学期期末,她又找到家庭困难的学生,了解他们在清华一学期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必要时联系学校和院系给予补助;大一寒假,她要求同学们积极总结自己在清华的“第一学期”,并通过邮件、面谈等形式与每位同学深入交流。大二上学期,她主要了解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发展之路”的自我设计;大二下学期,她又跟大家探讨实验室的选择,跟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室工作的心得体会。另外,每隔一段时间,她还会通过走访宿舍、调研班委等方式,对全年级同学做“心理筛查”,争取做到:同学互帮互助,辅导员心中有数;遇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尽量避免学生发生危险。

在她的引导下,化学系二字班成为一个优秀的大集体:有一人入选培养领军人物的思源计划,四人入选培养学术兴趣的星火计划,多人选修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等双学位;20余人入选化学系“学堂班”,立志成为化学家;大三暑假,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参加了海外研修,互相分享经历和收获,把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同学中去。作为辅导员,最让马冬昕感到喜悦的是,她的学生们,更加注重个性发展,求同存异,各按步伐,全力以赴地追求梦想:他们积极进取,多名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目前已有SCI论文发表;他们敢为人先,有同学停学创业,想闯出青春的一片天地,也有同学成功当选为化学系十年来首位女学生会主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希望学有所成,回馈国家,服务社会。

每当提到自己的学生,马冬昕总是很快乐,她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欣赏他们,愿意陪伴他们成长成才,也真诚地盼望学生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而学生们也看到了她的努力与勤奋:他们入学时,马冬昕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获得者,是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而现在,马冬昕又一次获得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在高手如云的清华园里不断创造着奇迹。学生们常发自内心地说:“马姐,每次看到你,我就觉得特别有正能量!”

从“清华学霸”到“教学相长”,马冬昕和她的学生们带着蓬勃的青春梦想,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也共同创造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二)讲方法,求创新,做人才培养的“方向盘”和“催化剂”

马冬昕认为,辅导员,既要做人才培养的“方向盘”,树立全局观念,为党和国家培养后备人才;又要做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亦师亦友,引导、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在担任带班辅导员期间,她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自主解决问题。依托学习发展中心、心理发展中心和职业发展中心,实现专业指导;积极鼓励同学充分利用清华丰富的资源,实现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她充分发挥集体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集体中成长。

担任化学系学生组长之后,她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加强学生组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鼓励、督促辅导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督导,提升辅导员工作方法、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明确辅导员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形成良好的辅导员队伍风气,不断强调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执行力强、能力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积极为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提供锻炼机会,建设后备辅导员团队,确保双肩挑事业薪火相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党支部结合化学系特色及年级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发挥好党支部的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如结合时政新闻,抓住契机,开展研讨交流实践活动,提高支部成员的理论修养和时政分析能力;加强高低年级支部之间的交流,结合老生支部做推研、出国经验交流总结,促进低年级支部发展。加强专业教育,促进学风建设;丰富学生活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指导学生尽早完成职业规划和发展,从每年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带班辅导员、学生就业助理,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鼓励同学立大志、上大舞台、做大事业;引导同学扎根基层,在国家重点行业奉献力量实现价值。

回顾将近五年的辅导员生活,马冬昕和清华众多双肩挑辅导员一起奋斗、成长、收获,进步的是工作方法,不变的却是满心的热情与赤诚,矢志不渝。她说,做辅导员,不能只是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红蜡烛”,而要做照亮整个世界的“启明星”。

青春岁月里的“双肩挑”,将是她一生的光荣与财富。

三、所获奖励

2016年11月,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仅10名研究生获得)

2016年10月,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年07月,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

2015年12月,清华大学“林枫”辅导员奖

2015年10月,清华大学唐立新奖学金

2014年12月,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郭明秋奖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

2012年09月,清华大学博士新生奖学金

2012年06月,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06月,北京高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11月,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2011年11月,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仅5名本科生获得)

2011年11月,北京市三好学生

2010年09月,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个人(仅7名本科生获得)

2010年07月,清华大学本科生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10月,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