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浙江大学出台的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是时代的进步?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7-09-29 18:31:18  点击次数: 0

为什么说浙江大学出台的

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

是时代的进步?

作者|贾海利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团委书记

著有《给高校辅导员的100条建议》

浙江大学日前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等同于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此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震惊全国。

支持和反对的声音,立刻尖锐对立。支持的说,这是尊重现实;反对的说,这是学术之耻。正当绝大部分人发懵围观的时候,我倒是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原因大概是以下这样几条。

1“等同于”和“是”不一样

“等同于”是一种价值衡量认定,“是”则是代表性质同一。网络文章和学术论文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学术论文讲求的是符合学术规范,严谨、有力、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推理过程。网络文章为了达到传播价值,多有主观判断以及相对宽松的逻辑,也会为了迎合网民阅读习惯而设置一些标题党之类的技巧。用词“等同于”和“是”就有着天壤之别,等同于是在价值评定上网文能媲美学术论文,但并不是认定为学术论文,甚至代表学术论文。一定用网文的不严谨对比学术论文的严谨,这是不愿意承认“等同于”这个词,为了固守观点而固守而已。

为何能够“等同于”?

二者虽然不是一个物种,但却不一定不能对比评价。如果要对比评价,就要建立一个可行的评价体系——即使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只要有人决策,有人评议表决,也就能完成。假如我是投票者,至少,我认为二者在某些价值上具备可比性,主要在于难度,学术论文难,但写网文可能更难。请注意,能被“等同于”的网文是有限定条件的,并不是“标题党”“骇人听闻”“心灵鸡汤”的网文就可以认定,而是要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指向性,经过认定的网文。一篇主旨好又具备传播能力的文章,需要作者的知识积累,对资料的准确把握,更要有对网络传播的敏锐嗅觉和超一流的写作能力。一个高校,能写出核心论文的老师甚至学生可能量产,能写出10W+网文的人却万中无一。笔者没有做过数据统计,但据笔者的观察,写一篇这样的网文比发一篇核心论文难若干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政策还是个比较保守,投石问路的政策。

保护互联网写作人才

时代发展到今天,7个亿的网民都在进行互联网阅读,与之匹配的却是互联网上戾气多、小聪明多、“kill time”的文章多,甚至还有颠覆势力时不时就会暗中挑拨,兴风作浪。就算不提人们感受不到其实却一直活在网上的“反华势力”,互联网被为了赚钱不惜一切手段的各个公司以及传媒机构垄断,本身就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我们的国现在是个包容的国,没有对互联网进行扼杀式地管制,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内容其实是相对宽松自由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具有一直能孔武有力的网络宣传队伍,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这支队伍靠着传说中的“五毛党”吗?首先说是否有这个党存疑,即使有,他们生产的内容也会相对低端,可读性差,因为动力弱,人员素质低嘛!现在,如有有一批有非常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的人才大军出现,他们能占领网络的制高点,能用通俗笔法写出人人应该懂的道理,能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每个网民都能感受到的些许小事中,他们理论功底深厚,但却能深入浅出,让广大网民认同,这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法》的制定,让一批高知分子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去,生产优质网络内容,这是为国家作养人才的举动,是一手好棋。

学术的新的生命力

学术就是一个闭合的死的体系?这样理解学术,和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对“学术”的控制有何本质不同?学术从来都不是死的,学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科学研究者的深入钻研,也在于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提升。不是刘慈欣,有多少人会去读一篇关于“量子力学”“曲率驱动”“引力波”的文章?不是方舟子们,谁敢说“中医”半个不字?不是罗振宇们,有谁想过学习知识原来很轻松快乐?我倒是觉得,在现代的环境中,一部分学术文章中才能出现的晦涩难懂的术语经过网络进化,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认知。网文被等同于学术论文,并不会造成学术论文的下降,与此同时还能促进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有价值的思想性文章的爆发,这对学术来说,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网文靠造假?

我相信,一定会有与时俱进的骗子公司,刷单公司抓紧时机,立刻创造出一套与网文认定有关的工作体系,然后把服务打包卖给需要的人。问题是,其一、你以为学术不造假?学术圈里的造假触目惊心,发表核心期刊也未必是什么高水平作品——现在发核心期刊的行情大概是几万元左右的版面费吧,全包,甚至作者都不是这行的——学术之耻在中国其实不鲜见。并不是说因为学术造假网文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造假,这里面的逻辑是,有网文的存在,也许一些原本垄断在学者手里的黑暗角落得以见光,对于学术造假有着强大冲击力,这一价值会在不久显现;其二、在互联网7亿网民的盯梢下,刷单公司的操作能密不透风?我持乐观态度:首先,会有刷单公司,做成若干单;然后,网民们会围追堵截,甚至有造假者以及帮助造假者因此身败名裂;最后,会有网络传媒公司,帮着培养写手创造出一流作品,形成专业的培养人才机制并培养出很多人才。于是最后,仅凭刷单就达到10W+或者40W+的事会很少很少,请原谅我的乐观。

对学术的冲击

垄断着学术语言,稳坐着国家社会给予的高处位置的人要好好认识一下新的时代了。没错,《办法》的出台,对这批人的冲击一定最大,反对声音会比较集中。不过,我觉得这是一种既得利益者的本能反应,不自觉地启动的自我防御机制。等他们发现,其实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的时候,心就会放下一半;等他们适应了新的审美之后,就会觉得这样也没那么糟糕;等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深感其有必要的时候,就会为这政策叫好。我大概是这样“编造”这个故事的:一些知名专家教授,学术的“原教旨主义”者们,见到这个正常会摇头,认为这是学术和社会的妥协,甚至会大声疾呼反对;但是,他们发现,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研究,不影响他们招聘培养高级人才时,觉得也没那么可怕——真正做科学研究的,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水平到了,他们的世界非常广阔,并不受其他人影响;看到一些人本该写学术论文却写了网文,难免有人感叹世风日下,这太不像话了;但是,等他们活到一定年纪,有着某种新的感悟的时候,个人价值已经上升为国家民族价值,开始觉得开启民智特别重要,也许他们就开始由衷赞叹这个政策,其中的一部分多领域高人甚至亲自撰写一些高质量文章,参与到新的网络生活中去。

对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很广大,但互联网其实很荒芜。在互联网上,思想性、科学性、有见地的文字太少了,即使有,又因为阅读习惯问题,广大网民自动略过。我相信,这一制度的实现,让一些偏才有了动力方向,让一些专才抽空也写点互联网文章,文章的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可读性会越来越佳。你不要指望每个老百姓网民去读带点思想性的文字,娱乐、社会新闻、国际政治是他们消遣的快餐。但是,最起码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有一点点理想的网民,他们能找到更多滋养的养料,他们能通过互联网阅读获得更大的人生推动力,这不是一件好事?

评定委员会

浙江大学敢为天下先,其实已经非常之难得。首次评定的时候,我都能想象浙大的谨慎——随便一个举动,都会被解读放大,所以浙大会有一百倍小心。在浙大首次评定网文时,评定委员会钉会存在相当多的争议和困惑,多半会采取紧抓不放,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创业策略对待这件事。紧抓不放是指大原则上不会调整,10W+、40W+以及选题内容的合理性上,会被定为原则问题,不会轻易改变。小步快跑是因为评定时会遇到海量问题,每个细小的问题可能都关系全局,都能被等着看热闹的媒体放大成社会舆论事件,所以浙大应该会每次评定时都会有小的改进,每次改进时投石问路,一旦可以就形成原则。快速迭代是指时势不同,浙大的评定委员会会根据情况进行委员会的人员调整、程序调整、标准调整。比如,也许浙大的评定从一开始的内部评定,可能会变成敞开门,欢迎媒体以及个人参观发声,变成有利的公关策略的秀场,即满足工作需求,又提升了公众形象。当然,也可能是反方向进化,这些只有当事人能理解其中的冷暖,旁观者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9面对舆论

一则新闻显示,浙大的各个部门均不愿意对此事回应,媒体只能采访学生以及老师个人。我非常之理解浙大的处境,更理解浙大各部门的处境。新事物诞生时,尤其是自带光环,分不清是热光还是冷光,没准会烫到自己时,刺猬策略是不变应万变之道。我个人觉得,时代在进步,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最起码让人试试看总行吧?观望一下总行吧?我们这些旁观者,既不要当历史进程的阻碍者,也不要在历史需要站出来时自己没扮演好角色。

10胎死腹中

浙大敢为天下先,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人,本身值得敬佩。即使是我这样的一个力挺这个政策的人,也深知一个道理,一切以实践检验为准。没准,这东西放出来后,会立刻生长成为怪物,啃食本来已有的秩序,把一切搞糟。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政策还没有显示出其价值和意义时,就被众口铄金,消弭湮没了。如果是后者,我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无法估量的损失——想重启这个计划,难度又会高上百倍千倍。能不能,可以不可以,提一个小小的倡议:如果计划不畅,浙大也要挺住,也许转机就在下一个路口。也希望所有舆论者,给浙大一个时间。我想,这个时间最起码是四年——请允许我铁口直断一下。

我为浙大叫好,不管最后怎样,这个政策的提出,本身就是社会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