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好”传播实践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7-10-16 18:13:49  点击次数: 0

浙江大学 应飚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到来,面对90后、95后的大学生群体,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优势不再明显。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浙江大学着力探索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2013年9月开通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延伸思政工作的网络空间,通过“讲好故事、追好热点、用好形式、做好服务、聚好青年”的“五好”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政建设举措。目前,浙江大学官微拥有粉丝30万,每年创作阅读量10万+网文10余篇,完成与外交部合作的“G20进校园”等大型网络文化活动10余场,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全国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浙江大学微信号作为重要的校园“微门户”,坚持把握时、度、效,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师生校友需求,服务“双一流”建设,提升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力与凝聚力,引领师生价值认同。

(一)讲好故事:青年故事、大学故事与家国情怀故事

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主动关注大学青年的成长故事,开创性设置“推ta上头条”专栏,迄今已推出约30余位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浙大学子,这其中涌现了正能量学霸双胞胎、获得世界黑客大赛冠军的浙大白帽黑客、手工微雕精湛的工科汉子、颜值才华俱佳的啦啦操队等。

高校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浙江大学一直以来传播求是精神文化,讲好校歌故事、校训故事、西迁故事,通过温故历史、解读经典等引发师生校友的集体追忆,凝聚文化认同。

家国情怀的锻造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必修课,摒弃传统说教,官微通过身边鲜活的故事培养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精神,陆续报道浙江大学盛况等教授放弃国外终身教职,一心报国的励志故事;在央视播出《马兰谣》剧集时,跟进报道浙大校友林俊德院士扎根西部、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

(二)追好热点:时政热点、校园热点与网络热点

浙江大学微信号时刻关注时事政治新闻热点。2017年春节期间,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相继推送了《2016年,习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风采》《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习近平矢志不移一件事》等多篇热文,取得了近80万次的传播。与此同时,官微热点聚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连续报道学习情况与学校相关工作部署。

新鲜有趣的校园热点也是官微日常关注的重点内容,目前已基本形成校园热点官微第一手挖掘素材到校外媒体跟踪采访扩大传播的组合宣传模式。浙江大学学生节、校友集体婚礼、纽约帝国大厦为浙大校庆亮灯等浙大校园的热门事件,通过官微的第一时间发布,引爆成为全民瞩目的焦点。

对网络热点的迅速反应是浙江大学微信号牢牢吸引住95后大学生的重要“杀手锏”之一。从《浙江大学简历:ZJU 身世大揭秘》《我有故事和“A4腰”,你跟不跟我走》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浙大版漫画说来就来》《不只是表情包!假如傅园慧来到浙大……》再到《刚刚,120年中华老字号浙江大学权威发布了……》《来不及打字了,小编要赶去军训了》等,官微始终走在网络热点潮流的最前沿,将网络热点与学校特色相关联,形成趣味传播。

(三)用好形式:网络语言、网络呈现与网络文化活动

浙江大学微信号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熟练使用基于网络与新媒体生态产生的网言网语,在标题中凸显、在文章中融入,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获得粉丝的好评。

官微在内容的呈现中更多地融入了声音、短视频、微动画、H5等元素,达到多元化、饱满化的阅读效果。例如,浙大版《南山南》通过声音与视频同步呈现,校庆期间制作了“集校训”的互动H5小游戏等。

此外,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也是官微拓展网络形式的重要抓手之一。2016年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外交部新闻司、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外宣办(网信办)共同发起了“G20进校园”大型活动。浙大师生共创作34首原创歌曲和48部原创微视频献礼峰会,优秀作品在G20峰会召开前夕,陆续登上“外交小灵通”(外交部新闻司官方新媒体)、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等平台,获得广泛关注。此外,官微每年还不定期举办全国高校新媒体学生团队工作交流会(“青春版”互联网大会),浙江大学媒体文化节,浙江大学十大网络文化作品、十佳网络文化工作室评选等活动。

(四)做好服务:服务师生、服务校友与服务社会

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中建有“微网站”,通过微信即可一站式了解浙江大学基本情况;建成微信端的“查询大厅”,开辟了讲座查询、就业信息查询、课表查询、成绩查询与校园卡查询等贴近师生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

还为毕业校友提供“校友之家”的网上家园,方便毕业校友及时获取工作所在地的浙大校友会联系方式,便捷了解校友总会与地方校友会、院系校友会的各项活动。在120周年校庆之际,全球校友也通过微信公众号里的“120校庆”专题页获取了校庆信息、留下了校庆祝福。

浙江大学微信号作为社会了解高校的一扇重要窗口,发挥着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校园讲座、运动场馆等开放性公共资源信息,社会公众均可从官微中便捷获取。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节,官微也会为贴心地为粉丝们送上浙江大学出版的《教授带你逛专业》志愿填报指导用书;每年过年前夕,官微也会邀请师生书画社精心准备50余幅春联送给幸运粉丝,各类活动大大增进了与社会公众的情感交流。

(五)聚好成果:网络文化成果认定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吸引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浙江大学已研究制定《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与《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细则》,在浙江大学微信号等网络平台中创作的质量高、传播广的网络文章或作品可纳入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优质网文迭出,新媒体工作成效显著

2016年至今,浙江大学微信号拥有粉丝30万,共计获得1500万阅读量,微信日均阅读量超过3万,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88万,超过15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综合影响力稳居全国高校前两位。浙江大学微信号在网文创作方面形成了理论深度、榜样人物、科学科普、校园文化、情感软文、有趣爆文等多元化呈现的风格。其中,诸如浙江大学简历、浙大人的作息表、浙大专属词典、推ta上头条等内容为国内诸多高校借鉴模仿。《习主席访问帝国理工学院,肯定浙大——帝国理工合作》《习主席演讲中的4个中英友好人士之一是浙大女婿》《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开启合作新篇章》等三篇网络文章获得全国高校网站联盟“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优秀稿件。2016年底全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上,浙江大学宣传部应飚部长向教育部沈晓明副部长介绍“2016年全国教育好新闻”之一——浙江大学官微发表的《央视专题报道:浙大师生创作34首歌曲和48部微视频迎接G20峰会召开,精彩获奖作品一睹为快》等内容。

120周年校庆之际,浙江大学在全国首创“互联网校庆”理念,官微精心布局网文创作与互联网媒体的精彩互动,在若干时间节点掀起宣传热点,在120周年校庆日前后形成宣传高潮。校庆期间,浙江大学微信总阅读量近500万,有10篇文章阅读量超10万+,其中《美国帝国大厦将第一次为中国内地高校亮灯祝贺浙大校庆!浙大蓝将点亮纽约夜空!》《距校庆日不到12小时,看浙大如何霸屏全球》等两篇内容阅读量突破75万,在朋友圈形成“疯狂”刷屏的态势。

(二)健康网红频现,中央级媒体采用频繁

2016年至今,浙江大学微信号塑造了多个健康网红形象,频频成为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级媒体“两微一端”的关注焦点。诸如,用微博答疑并直播教学课堂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苏德矿,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的科技特派员汪自强,“科研不是为个人,而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最年轻博导陆盈盈,“只有一名学生上课,我也会认真上好”的物理系教师应和平,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的眼科医生姚玉峰等,这些兢兢业业的浙大教师代表从官微、中央级媒体走向家喻户晓。高颜值学霸双胞胎、轮椅博士叶沈俏、作息表精确到分的浙大学霸胡一捷等浙大青年学子,也通过官微走进中央级媒体的视线,成为网络中青春正能量的典型。除人物形象外,之江小礼堂、之江钟楼、化身快递超市的体育馆、麦思威校园文化咖啡吧等校园风物,也成为频现主流媒体的网红。据统计,2016年至今,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浙大128次,微信报道浙大16次,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

(三)敢斗争勇亮剑,舆论引导有声有色

浙江大学微信号也是浙江大学网络舆情应对发声的重要平台之一,在“香港占中”“G20峰会”“校庆巡游”等重大舆情事件中,官微及时发声批驳不当言论、开展正面引导。发布金德水署名文章《理直气壮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被各大网站转载430余次,有力地反击了网络中的不当言论;报道数十篇G20杭州峰会正面内容,有争对性地反驳了网络中的片面言论;当个别媒体发文抹黑“学生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巡游队伍时,官微联合校团委等发文“被无端攻击的校庆欢乐大巡游全景大放送,有图有真相”进行正面回应,并获得共青团中央、环球时报等发声支持。

(四)运营机制完善,建设管理有依有据

浙江大学微信号在日常运营中健全内容选题机制,沟通联络新闻办、各院系、职能部门等,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中心工作,确定一定时期内的重点选题。完善运营维护机制,建立学生团队、指导老师、部门领导团队协作的工作模式,明确工作分工,制定工作规划,保证每日专人专岗的规范化运营。加强校内媒体管理,建立新媒体平台信息报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校园官方微信号与个人自媒体在建设、认证与运营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运营、谁负责的属地原则,规范校园微信号信息发布。

(五)凝聚师生共识,网络育人有点有面

浙江大学微信号已基本覆盖在校师生,成为师生温馨的“掌上加油站”,而阅读每日一更的微信推文更成为了绝大部分师生每晚睡前的“晚修课”。在做好平台自身基础性建设的同时,官微团队还牵头成立了包括学工、研工、校团委、校友总会等78家单位共计247个新媒体平台在内的新媒体联盟,搭建以十佳网络文化工作室为主体的浙江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群落,将分散在院系、部门、单位、社团中的新媒体宣传的力量凝集在主流舆论的周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针对性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打赢网络攻坚战就必须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浙江大学将继续发挥教师群体的主要力量,拓展教师教书育人的互联网阵地,切实做好师生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工作;团结校内学生新媒体组织,讲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故事,通过学生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自我引导,清朗网络空间;做到典型事件有碰撞、理论热点有争鸣、道德价值有共鸣,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互联网中的是与非,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系统总结并长远规划工作思路,加强网络文化品牌建立

行百里者半九十,网络思政与网络文化工作的创新永无止境。今年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的互联网校庆宣传闪耀全球,这既是前期扎实成果的集中爆发性展示,更是未来网络文化品牌建设的新起点。浙江大学将围绕官微的建设,继续探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技术、新思维、新语体、新方式,打造具有浙江大学鲜明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扩大互联网中浙江大学的正能量与好声音,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