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荫: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根本 来 源:fudaoyuan  发布时间: 2017-12-12 17:41:13  点击次数: 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全新表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为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P320)因此,任何研究和决策,都“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P322)如果“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2](P322)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各种矛盾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地找出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或同一过程不同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正确地把握和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才能取得全局性的胜利。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明确和把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党在新时代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占支配地位的矛盾,但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判断并逐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就在于能够根据基本国情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艰辛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分析,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我们党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并根据主要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及其特点,实行具体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积极探索。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P248)党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八大初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但此后由于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4](P6)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审视。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5](P18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P54)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P14)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再次肯定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论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党的工作重点,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历史经验证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出现偏差,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受到损害。经过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各项事务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具体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要真正了解事物,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即掌握它的度。认识事物的前提是要掌握事物的度,只有了解了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因此,要在掌握度的前提下,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虽然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这是我们把握现在、规划未来以及制定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基础。虽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超越的最大实际。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个根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既防止“左”的偏向,又反对右的倾向。

科学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是解决矛盾、谋划发展的前提与基本依据。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与“不变”,深刻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世情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实体经济水平,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难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浪前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8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